知道「音樂從哪裡來」   才知道「音樂往哪裡去」

「演奏音樂」與「瞭解音樂」是兩個層次

音樂的美好是因為它喚起人們共同的美感經驗

20世紀的音樂裡面有令人感動的元素,同樣地中世紀音樂也有令人感動的元素

瞭解的音樂種類越多、能發揮的「元素」就越多

音樂是完美的藝術,因為它超脫「社會美學」而獨立存在;無需「社會化」的訓練與薰陶,就可單純以「形式美」而跨越時間、空間、文化、種族、歷史、宗教等...讓全世界的人們分享共同的「美感經驗」

西洋音樂發展歷程與基督教文化息息相關,中世紀前的音樂完全是為了服務上帝而存在

單音音樂的葛利果聖歌到複音音樂的克勞蘇拉(clausula)、康達圖斯(conductus)、經文歌(motet)、彌撒(mass)等都與讚揚耶穌基督或宣揚宗教虔誠而存在

而中世紀的當時,是西元6~11世紀,可是距離當今21世紀的一千年前;葛利果聖歌卻跨越1000年的時間感動了21世紀的台灣人

而歐洲大陸(經度0度,格林威治)到台灣(東經120度),以經度一度為100公裡計算,歐洲與台灣距離一萬兩千公里;彌撒曲卻跨越了歐亞大陸感動了台灣人

歐洲人為高加索種族,台灣人為漢人種族;高鼻子白皮膚歐洲人所傳頌的古典音樂同樣感動了黃皮膚的台灣人

台灣主要宗教為道教、佛教,台灣人卻愛上了以基督教文化為基石的古典音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llo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