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兩個禮拜前午後,班上好同學問我要不要去聽伯牙三重奏音樂會

我說"這場我知道啊~我們系館樓梯間貼好多海報"

"伯牙的大提琴是劉姝嫥"

同學說"鋼琴黃貞陵是我的鋼琴老師"

托同學的福,有機會坐在前幾排VIP位置,雖然許多人說第9到第12排才是收音最好的位置

但對我而言,現場演奏怎麼樣都不如聽CD

我聽音樂會是要"看"演奏者的台風、表情、指法、甚至...怎麼翻譜<==翻譜...很少人會注意這個對吧!表演經驗多的人就知道,這是音樂會成功與否的重點之一

通常這樣的音樂會都會有許多重量級的教授、企業老闆、甚至藝人去聽,尤其是前幾排VIP位置<=藝人,沒錯!我碰到藝人都是在音樂會場合

穿著我的eBASE休閒西裝,帥帥的聽音樂會<=eBASE男裝,走英式休閒優雅風格,衣蝶有櫃

果然沒錯!!剛坐下來,同學就告訴我,台藝大的表演學院陳裕剛院長及夫人就坐在右後方

本來想溜走換個位子,聽下列這句話後我知道來不及了

院長小聲地向師母說"我們系上的同學也有來耶!前面這位是班代喔!"<=說的就是我

只好轉過頭向陳教授與師母打個招呼

我這顆抓得亂翹的抓抓頭,隨著節奏搖頭晃腦,坐在我後面的院長賢伉儷應該看得很不舒服

院長八成是從我的頭髮認出我的....

音樂會就這樣平靜的開始..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先介紹曲目

1.貝多芬: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,作品11
    第一樂章:有活力的快板
    第二樂章:慢板
    第三樂章:主題與變奏-稍快板

2.保羅‧尚費爾德:《餐館音樂》
    第一樂章:熱情的快板
    第二樂章:中庸的小行板
    第三樂章:急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中場休息~

3.柴可夫斯基:a小調鋼琴三重奏,作品50
   第一樂章:悲歌─相當的中板-適中的快板-緩慢適中的慢板-適中的快板
   第二樂章:A.主題與變奏曲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尾聲;變奏曲式的終曲-相當的行板-悲哀的


這樣的曲目,或許看不出節目的主題,三首曲目唯一的共同點就是"艱難的室內樂作品"

貝多芬的鋼琴三重奏作品不多,我相信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貝多芬有鋼琴三重奏作品

每個人對貝多芬的印象全都被交響曲、鋼琴奏鳴曲、弦樂四重奏給擠滿了

貝多芬年輕時期的作品平易近人且活潑愉快,內容彷彿訴說著青春的美好

或許當時的他耳朵未聾,曲調裡流動著民間樂曲的片段,與印象中貝多芬嚴謹、嚴肅、結構嚴格的印象大相逕庭

我認為,一首好的室內樂作品,就該帶有流動、輕巧的性格

畢竟三個聲部要漂亮的奏出四部和聲不容易,甚至是苛求

注重旋律線條與聲部交替賦格比較會是室內樂的精神

畢竟室內樂作品演奏時鋼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相互呼應,少少的演奏人員可以有更多的互動,各聲部的默契有別於交響曲的震撼

第一首貝多芬演奏與後半場相比確實略微遜色,小提琴的聲音幾乎埋沒在鋼琴與大提琴裡

第二首保羅‧尚菲爾德:《餐館音樂》

這首是我第一次聽到的曲子,明顯近代、民間的風格,具有主題"餐館音樂",自然平易近人悅耳動聽

餐館裡吃飯皇帝大,晚餐輕音樂一定要輕鬆愉快

坦白說,要不是有這首曲子,我不知道今晚聽的是室內樂三重奏

直到這首曲子,三位演奏者才有互動的感覺

前一首的貝多芬,三位優秀的演奏家,似乎把三重奏當成協奏曲,把另兩位夥伴當作伴奏一般

以"競奏"取代了"默契",慢慢漸入佳境後,聲音也亮了起來

在一場音樂會裡安排輕鬆的小品的確是好的

中場休息開始"社交",音樂圈子真的小,台灣頭到台灣尾老師、教授不過那幾位<=何況...我們在台灣頭,台北

學生也是...台灣拉大提琴的有幾位??怎麼樣也沒有學電機電子的多吧!

就算不認識,也聽過名字見過人<=沒見過本人也看過音樂會海報

下半場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真是太棒了!

柴可夫斯基就只有一首鋼琴三重奏,而他把唯一的鋼琴三重奏作品用來紀念逝去的好友魯賓斯坦

這是音樂基礎知識長青考題,自然也是每個學音樂的學生普遍知道的事情

但是卻不常聽到該樂曲的演奏,不只現場演奏,CD錄製也不很多

柴可夫斯基畢竟專長不是室內樂<=這樣說有些偏頗,室內樂作品不多,因素在於當時社會背景,作曲也是要看市場的;例如,現在有人出版歌仔戲專輯,您說銷路好不好?

柴可夫斯基還是擺脫不了寫交響曲的習慣,這首室內樂作品沒有精巧、細緻,反而像是改寫給鋼琴、小提琴、大提琴的交響曲

加上是為了紀念魯賓斯坦這位偉大的鋼琴家,鋼琴特別的艱難且吃重

我真的希望我們曲式分析黃老師用柴可夫斯基的變奏作為考題

怎麼說呢??柴可夫斯基的變奏,主題與反覆的動機好清楚呀~~~

來來去去,從小提琴交到大提琴,再交給鋼琴又回到小提琴,妳說這句不就是主要的動機嗎?

柴可夫斯基的變奏又不像貝多芬的變奏曲,中間幾個變奏都不知道變到哪去?

沒拿著譜看還真聽不出變奏,柴可夫斯基就大大不同,那個帶有民俗風的E大調主題就緊緊咬著

就算用弦樂撥奏、鋼琴連續大斷奏,都聽得到主題的影子

利害的是,11首變奏風格各異,真的是各異,但是那個主題就是能以各種形式出現,一再提醒再提醒,這是變奏曲

整場音樂會豐富圓滿

我要給大提琴手劉姝嫥老師拍拍手,大提琴實在太搶眼

不是我主修大提琴所以只注意大提琴聲部,而是大提琴實在拉太好,好到鋼琴、小提琴不得不拼,甚至我覺得整場室內樂像是場競奏協奏曲之夜

大提琴劉老師要負一半責任

劉老師也為我上了一課,大提琴在面對鋼琴與小提琴時,多少都有些敬畏<==我想我說出了學大提琴的學生的共同心聲

鋼琴這樂器音量太大,小提琴音色太亮

加上鋼琴的左手低音聲部與大提琴音色太像

往往三重奏或鋼琴五重奏,大提琴就像茫茫大海裡的孤兒,呼天不應叫地不靈

在舞台上那種茫然無措的感覺有多可怕呀~~

劉老師的演奏給我最好的示範與啟發

大提琴這麼獨特的音色,不用比音量、不用比亮眼,就放心拉

聽眾的耳朵自然會去找最優美的聲部,儘管鋼琴音量大、小提琴音色亮,但是大提琴音色美呀~~

震動共鳴顯著的音色真的很獨特,進到高音區遇到小提琴,一點也不遜色

我想過去的我一味地把琴帶去給張朝宗先生,琴橋、琴弦換來換去,只為了音量大

只為了在演奏、考試時能與鋼琴抗衡,現在想起來都是多餘的

這是今晚最大的收穫


愉快的夜晚^_^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lloboy 的頭像
    celloboy

    CelloBoy's Blog

    cello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